摘要:“指鹿为马”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成语,源自秦朝末年的历史故事。故事中,赵高欲借此控制朝政,在朝廷中指着一只鹿说是马,以此试探和操纵朝臣。这实际上是一种颠倒黑白、混淆...
买房威信:180
892840
“指鹿为马”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成语,源自秦朝末年的历史故事。故事中,赵高欲借此控制朝政,在朝廷中指着一只鹿说是马,以此试探和操纵朝臣。这实际上是一种颠倒黑白、混淆是非的行为。成语“指鹿为马”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将一件事物说成另一件完全不同的事物。它警示人们要明辨是非,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。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,常用于形容那些故意制造混乱、颠倒是非的行为。

指鹿为马的中文意思
“指鹿为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直接的意思是指着鹿,却称其为马。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,讲的是赵高欲借此控制朝政。
详细解释如下:
1. 字面意义:直接意思上,它描述了一种荒谬的识别行为,即错误地将一种动物认作另一种。
2. 象征意义:此成语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、混淆是非,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欺骗他人。
3. 历史背景:该成语源于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。在秦朝时期,赵高为了控制朝政,在朝廷中故意颠倒黑白,以“指鹿为马”的方式陷害忠良之士,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势。
4. 成语出处:该成语出自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朝,曰:‘马也。’众皆为駓駓然。不敢言。又问鹿,曰:‘马也。’皆亦曰:‘马也。’无有敢驳者。乃相与语曰:‘驰礼,非尊君也;诸贤圣,方共忧天下,遭暴秦之世,忧万民之祸,入则死,出则死,与其赠死,不如逃之,去之,无以为矣。’”。
5. 用法与结构:该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
综上所述,“指鹿为马”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错误识别行为,还深刻地反映了某种主观臆断、颠倒是非的行径。

指鹿为马具体意思
“指鹿为马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,成语有关典故醉早出自于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。它原义是指着鹿,却称其为马,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。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,宦官赵高与李斯合谋立胡亥(即秦二世)登基。为了控制朝政,在赵高的提议下,秦二世将一只鹿带到朝堂上,声称这是一匹马,并询问其他大臣的意见。有些大臣为了迎合赵高,也随声附和说是马,而坚持真相的大臣则遭到赵高的迫害。
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深刻而残酷,它揭示了权力斗争的黑暗面以及人性中善恶不分的弱点。因此,“指鹿为马”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黑白、混淆是非的行为。
总的来说,“指鹿为马”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成语,也是一个反映人性弱点的警世格言。
买房V信:⒈8O⒐828470

关注公众号获取实时房价信息

海南房产咨询师



